大家好,我是小百,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更深月色半人家這首詩寫的是什么節(jié)氣,更深月色半人家節(jié)氣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1、驚蟄
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這是唐代劉方平的詩作《月夜》,說的是驚蟄。
3、更深月色半人家,該句出自唐代劉方平的《月夜》。全詩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說的就是驚蟄,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驚蟄時節(jié),大地回春,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于地下越冬的蟄蟲,標(biāo)志著仲春時節(jié)的開始。
4、劉方平,唐玄宗天寶年間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生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xiāng)思,思想內(nèi)容較貧弱,但藝術(shù)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5、全詩的意思是: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里。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里來了。
6、“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币拱敫?,正是一天當(dāng)中氣溫最低的時刻,然而,就在這夜寒襲人、萬籟俱寂之際,響起了清脆、歡快的蟲鳴聲。初春的蟲聲,可能比較稀疏,也許剛開始還顯得很微弱,但詩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從中聽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靜謐的月夜中,蟲聲顯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標(biāo)志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fù)蘇,所以它在敏感的詩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聯(lián)想。
7、三、四兩句寫的自然還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實際上所蘊含的卻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這構(gòu)思非常新穎別致,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總是充滿了繽紛的色彩、喧鬧的聲響、生命的活力。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