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百,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足三里位置圖和作用的準確位置圖和作用,足三里位置圖和作用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側(cè),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足三里穴具有調(diào)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jīng)活絡(luò)、疏風(fēng)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cè),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具有調(diào)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jīng)活絡(luò)、疏風(fēng)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取穴位置: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cè),右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cè)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jié),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dāng)脛骨前肌上。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足三里穴功能:燥化脾濕,生發(fā)胃氣。主治:胃痛,惡心,嘔吐,呃逆,噎膈,納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鳴,泄瀉,痢疾,便秘,腸癰,乳癰,目疾,喉痹,頭痛,失眠,眩暈,心悸,怔忡,氣喘,虛勞,黃疸,水腫,癲癇,下肢痹痛,癱瘓或麻痹,腳氣,急、慢性胃腸炎,潰瘍病,胰腺炎,膽囊炎,闌尾炎,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
中醫(yī)認為,人體中的足三里是一個滋補強壯穴位。針灸該穴位,可治療胃痛、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對治療高血壓、貧血、虛弱、下肢癱瘓、膝關(guān)節(jié)疾病等有作用。日常情況可用按摩、捶打、艾灸等方法來改善相關(guān)情況。1、按摩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fā)熱的感覺。2、捶打法:用拳捶打足三里穴位也可以,一般捶打兩三分鐘就可以了。3、艾灸法:如果你大便很稀,就用艾灸法來艾灸足三里穴位,一般灸兩三分鐘就可以了。
本文到此講解完畢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