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耳鼻喉科 - 頭頸外科基金會今天在耳鼻喉科 -頭頸外科發(fā)表了臨床實踐指南:兒童扁桃體切除術(更新)。2011年出版物的更新,其中包括適用于扁桃體切除術的兒童的大量新信息,強調教育,咨詢和疼痛管理,其中包括一些用戶友好且對護理人員有幫助的桌子和講義。
“這項多學科指南的目的是確定管理兒童,18歲或以下,正在考慮進行扁桃體切除術并提出明確和可行的建議的質量改進機會。目的是教育臨床醫(yī)生和護理人員有關適應癥和對接受扁桃體切除術的兒童進行圍手術期管理。重點是對特殊人群進行評估和干預的必要性。我們強調需要對家庭進行咨詢和教育,“指南更新小組主席Ron B. Mitchell博士說。
扁桃體切除術是在有或沒有腺樣體切除術的情況下進行的外科手術,其通過解剖扁桃體囊和肌肉壁之間的扁桃體周圍空間來完全去除扁桃體,包括其囊。扁桃體切除術是美國兒童最常見的門診手術之一。在2017年發(fā)布的國家健康統(tǒng)計報告的最新報告中,對15歲以下兒童進行了289,000例動態(tài)扁桃體切除術。這是2009年出版的“國家衛(wèi)生統(tǒng)計報告”中的發(fā)病率下降,該報告引用了15歲以下兒童的超過530,000個扁桃體切除術。扁桃體切除術的兩個最常見的適應癥是復發(fā)性咽喉感染和阻塞性睡眠呼吸紊亂(oSDB)。
自2011年指南以來的實踐變化包括減少常規(guī)術后抗生素的使用以及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關于在兒童posttonsillectomy中使用可待因的黑匣子警告。
“在兒童中進行扁桃體切除術的頻率,以及診斷和管理接受手術的兒童的重大實踐變化,支持需要更新基于證據(jù)的臨床實踐指南來取代2011版本,”米切爾博士說。
先前指南的變化包括兩個增加到更新組的消費者支持者; 來自一項新的臨床實踐指南,26項新的系統(tǒng)評價和13項新的隨機對照試驗的證據(jù); 加強對患者教育和共同決策的重視; 增加了一個澄清行動陳述關系的算法; 從原始指南更改了五個關鍵行動聲明(KAS); 納入新的證據(jù)概況,包括患者偏好的作用,對證據(jù)的信心,意見分歧,質量改進機會以及行動聲明不適用的任何排除; 并增加了七個新的KAS。
在15個KAS中,指南更新組針對以下內容提出了強有力的建議:1)臨床醫(yī)生不應對接受扁桃體切除術的兒童進行圍手術期抗生素治療或處方; 2)在12歲以下兒童進行扁桃體切除術后,臨床醫(yī)生不得給予或開具可待因或任何含可待因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