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間產品和資本品減產推動,6月份德國工業(yè)產出下降超預期,增加了歐洲最大經濟體第二季度因出口商陷入貿易糾紛而萎縮的跡象。
統計局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月工業(yè)產出下降1.5% - 遠低于預測的0.4%。
Bankhaus Lampe經濟學家亞歷山大·克魯格說:“生產持續(xù)下滑是可怕的。”他補充說,由于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爭端升級,制造業(yè)的衰退很可能會繼續(xù)。
這兩個國家都是德國公司的重要出口目的地,這意味著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針鋒相對的關稅糾紛也對德國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巨大影響。
“這種情況持續(xù)的時間越長,其他經濟部門就越有可能受到拖累。德國的增長預測可能會進一步下調,”克魯格說。
經濟部表示,在第二季度,由于金屬生產,機械和汽車制造業(yè)的大幅下滑,本季度工業(yè)產出下降了1.8%。
“該行業(yè)仍處于經濟低迷期”,該部表示。第二季度建筑業(yè)產量下降1.1%,而同期能源產量下降5.9%。
沉寂到沉淪
周二德國工業(yè)訂單超過6月預期,但經濟部警告稱,這一經濟部門尚未達到轉折點。
“這支持了我們對德國實際GDP在第二季度略有縮減的預期,”德國商業(yè)銀行(Commerzbank)經濟學家Ralph Solveen在工業(yè)產出數據中表示。
“盡管昨天報告的訂單增加,但未來幾個月生產的下降趨勢可能會繼續(xù),因此制造業(yè)仍然是德國經濟的弱點。”
人們普遍預計德國經濟在第二季度最多會停滯不前,情緒指標顯示,由于貿易爭端,英國退歐的不確定性以及世界經濟放緩,出口商受到出口商的影響可能在第三季度萎縮。
德國政府預計,今年經濟將以微弱的0.5%增長,并在2020年實現1.5%的增長。
DekaBank的Andreas Scheuerle表示,工業(yè)數據顯示,經濟在今年前三個月增長0.4%后,第二季度經濟收縮0.2%。
“我們認為這是技術性衰退的前奏,”Scheuerle補充道。技術性衰退通常被定義為連續(xù)至少兩個季度的收縮。
聯邦統計局將公布下周三4月至6月期間的初步國內生產總值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