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須品了,很多關于汽車的適不適合自己很生疏,現(xiàn)在汽車當中的一些知識點也成為了一大熱門,那么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針對誰說電跑不行 試過前途K50之后就知道了來進行一個介紹以便大家能夠更了解到汽車相關的一些知識。
第一次在網(wǎng)上見到前途K50已經(jīng)是快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會兒我還在上高中,而它也只是一臺概念車,據(jù)說那時候腦洞大開的工程師們還想往它里面塞進一臺大V8。
這次在寧波賽車場也是我第一次見到滿血版的K50,竟然有種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感覺,有點恍惚了。
平心而論,前途K50的外觀氣場很足,甚至也有點傳統(tǒng)超跑那種“請勿靠近”的威嚴感。
流線型的車體布滿了碳纖運動套件,不經(jīng)意間就能讓你看到各路超跑的影子——車尾像R8,前臉像邁凱輪,但定睛一看其實它還是那個新來的蜻蜓標前途。
對于這樣一臺高調且騷氣的電動跑車,網(wǎng)上不乏一些質疑的聲音——
“這車跑起來行嗎?”
“是不是樣子貨?”
“電動跑車真能上賽道?“
通過這回賽道實操后,我可以給你明確的答案——它行,它可以。
簡單說說寧波國際賽車場吧。它在國內其實是屬于一條新興的賽道,也是國際汽聯(lián) FIA 認證的一條二級賽道。
兩面背山,全長為4.01公里,盲彎交錯且落差極大。但其實我不是第一次跑這條賽道了,之前為了拍攝動態(tài)鏡頭,我開著GL8作為追拍車在寧賽刷了好幾圈……
當然GL8與它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這臺前途 K50 搭載了雙電機的組合,其中單電機的最大功率可達160kW ,峰值扭矩達到了 340 牛米 。
雙電機同時運作的最大功率能夠達到 320kW ,峰值扭矩 也一躍達到了680牛米。
試駕當天由于臨時下起了中雨,出于安全考慮我并沒有體驗到馬力全開的“Boots“模式,其實這就像是打了一針腎上腺素,整個車子的狀態(tài)飆升,但是持續(xù)時間并不長,且開啟是有條件的——電量不得低于80%。
由于當天路況緊張,所以免不了多踩幾腳剎車,K50的這套brembo剎車真的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入彎前大力制動,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余量很足,不用死命的去踩,車子就能很快的做出反應。而這也能給駕駛者帶來更大的駕駛信心——出了這個彎盡管全力加速,這套剎車依舊會在下一個彎道給你強有力的支撐。
回到開頭所說的,K50這臺車真的很簡單,唯一不適應的地方在于它的車身太寬了,甚至超過了2米,這使得你在追求極致走線的時候會有一點點心虛,這個需要適應。
其它但凡是與駕駛沾邊兒的地方,它都能帶給你“不遜于燃油性能車的體驗”。
同時,前途K50的上手難易程度就像解鎖一臺智能手機一樣簡單,即便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你也可以很輕松的在賽道中把它開得很快很快。
但是如果你也想跟朱戴維一樣開著它去各種刷圈速,那還是別了吧……咱們的興趣和人家的職業(yè)之間是真的隔了一座高山。
而這臺前途K50所能做到的,是通過它極其完善的運動基因來把這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變得更小一點,再小一點。它才六十多萬啊,做到這些就足夠了吧?
PS: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其實我通篇都沒聊到續(xù)航里程和內飾方面更多的細節(jié)。在這兒我賣個關子,這些內容都會在后續(xù)的文章里出現(xiàn),因為這次我真的借了一臺長測車……沒錯,長測這臺K50。